互花米草,这种名字诗情画意的植物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自我国1979年引入该物种以来,其在沿海地区迅速扩张,一路“攻城略地”,严重影响着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面对互花米草蔓延的严峻形势,浙江省决定“重拳出击”,正式官宣启动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日前,由浙江省林业局联合多部门,印发了《浙江省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于2023年全省完成60%的除治任务;2024年全省全部完成除治任务;2025年各地全面巩固除治和修复成果,实现互花米草有效治理,基本消除其快速入侵扩散带来的生态危害,打造健康、稳定的滨海生态系统。
事实上,2023年伊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一度“悬赏”1000万元“招兵买马”,只为寻求高效且低成本的治理之策。同时它也成功上榜广西、福建两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治理迫在眉睫。
(资料图片)
持“双刃剑”的“生态杀手”
看到这,也许你会产生疑问,这种名字诗情画意的互花米草,究竟如何影响生态环境,又为何危害如此之大?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又要引进它?带着这些问题,潮新闻记者找到了互花米草的研究治理专家——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副所长李贺鹏。
他告诉记者,互花米草主要在潮间带(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依靠根茎的无性克隆生长和大量的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它们通过种间竞争,占据像芦苇、红树林等本土植物的生态位,并在无植被的岸滩上肆意扩张,形成高密度的单优植物群落,影响红树林的自然扩散,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另外一大威胁和危害是对于湿地水鸟而言,有些水鸟会以本土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为食,比如白头鹤,就会以海三棱藨草的地下球茎和根茎为食,互花米草的竞争式生长挤兑了这些食源的生长空间,导致食源减少。同时它高密度的生长态势严重制约了近海生物、底栖动物的生境,以这些为食的水鸟的取食地范围大大缩小,觅食难度提高,鸟类就不会选择在这些地方栖息。”李贺鹏解释,尤其是对于浙江这种位于国际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上的地区,危害尤为突出。
据了解,互花米草的泛滥还有其它的危害,像会改变沉积层分布、水文和地理特点,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循环产生影响;像会侵占大量良好的滩涂养殖用地,与浅海养殖的紫菜、海带等争夺营养,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有严重制约……
究其成为“生态杀手”的原因,李贺鹏表示,它就和加拿大一株黄花等入侵物种泛滥成灾的原因无二样:一个,繁殖能力极强、根强苗壮,第二个,能够适应各种生长环境,“不挑剔”,第三个,目前没有天敌和天然制约因子限制它的扩张。“直观来说,它的繁殖能力体现在,一株互花米草可以自产好几百粒种子,一平方米范围足以产生几百万颗种子,待这些种子成熟后,会随波逐流,一步步开始它开疆扩土的侵略之旅。从根系无性繁殖角度来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在互花米草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如果不把它彻底‘斩草除根’,每一段残根都会‘东山再起’。”
至于为何要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引进该物种“引火烧身”,在李贺鹏看来,也有些许的无奈,因为原产于美洲大西洋沿岸的互花米草有其一定的用武之地,比如能够保滩护堤、促淤造陆、抵御台风、消减海浪。
总的来说,这把“双刃剑”目前的弊远远大于了利,才会被拉进防治处理的黑名单。
三年攻坚治理
浙江底气何在?
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浙江测算统计的互花米草入侵面积约有27万亩,分布于沿海地区的5个市、28个县,包括嘉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目前,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方案已经部署到这些受影响的区域。
那么,治理互花米草具体有何难度?浙江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管理处副处长张松才表示,难在治理成本高、防治范围广、斩草难除根。
“因为入侵泛滥的地区大多是沿海滩涂或者远离大陆岸线的海岛,除治的人力成本、风险以及距离上的成本很高,再加上目前还没有能够实现刈割、碎根、碾埋一体化操作的机械设备,大多通过刈割、翻耕、碾埋、人工拔除、覆膜遮荫、围堰水淹等多道程序进行反复防治,治理过程费时费力。”张松才说。
攻坚克难,待需时日,而浙江正抱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心态全面系统科学推进防治工作。
在张松才看来,三年攻坚治理专项行动的底气,一方面来源于自上而下打好“攻坚战”的决心和主动性,各地都已进行工作谋划与部署,稳定推进各项防治工作,因为互花米草的存在必定会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再者,底气还来源于近年来我省提前对互花米草“家底”的摸清,对需要铲除的区位坐标心中有底,通过科学合理的工作部署、多部门协同,结合“蓝色海湾”、自然岸线生态修复、生态养殖、保护地建设等项目实施,同步发力、久久为功。
此外,专家团队强大的技术支撑亦不可忽视,像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海洋二所、省林科院、省海科院、省海洋预报监测中心等多个单位都有专攻于互花米草防治的专家学者,共谋优化防治之路。
相信这张滩涂湿地上的“牛皮癣”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有效清除,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转载请注明出处”